慈善募捐 |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共化成长”教育基金 | 帮帮公益
公开募捐编号:53100001500014572XA22002
2%
¥ 1000000
目标
¥ 21,906.99
已筹
22
人次
个人
团队 0
爱心人士 支持20,000
爱心人士 支持58
爱心人士 支持10
爱心人士 支持19.40
王优 支持666
祝母校岁月静好、基业长青;坚持教育之初心,海内遍桃李,德馨声天下。
还没有团队支持哦~
  • 详情
  • 留言

一.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前身是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工程科,后几经合并、院系调整,2016年,化学学院和化工与环境学院合并成立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年,生物化工学科并入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院下设2个系,按学科方向设置11个研究所,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5个本科专业,建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现学院拥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QS国际排名位列151-200名,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位列A-(并列第8);化学学科在国际评价系统(ESI)近11万个学术机构中位列第127位(0.78‰,2022年9月),QS国际排名位列151-200名,国内排名第11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3人,教授(研究员)45人,博士生导师13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

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为工信部重点专业,化学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工信部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药分子科学与制剂工程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创新平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

近年来,学院立足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与国防重大需求,强化理工结合的特色学科方向建设,主要涉及无机与材料化学、纳米与仿生化学、有机与高分子化学、现代分析化学与检测技术、理论与计算化学、表界面化学与催化、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新药创制与绿色合成、生物化工等学科方向。这些学科方向不仅涵盖了现代化学与化工的各主要领域,而且也包括了21世纪面向材料、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中的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而产生的最新生长点。其中,在多金属氧簇化学、纳米材料化学、含能分子的设计与制备、理论化学、光谱学、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板式脱硝催化剂制备及产业化推广、吸热型高能量密度燃料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企事业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300余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1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0余项,累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二、设立学院发展专项基金的意义

在北京理工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化学与化工学院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更加发奋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与此同时,为推动化学与化工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加强化学与化工学院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增强学院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我院特设立“化学与化工学院‘共化成长’教育基金”,争取学院各界校友及关心我院发展的社会各界贤达人士的支持与捐助。

同时,我院将成立学院发展基金办公室,负责与海内外各界校友及关心我院发展的社会各界贤达人士保持联系和沟通,筹措发展基金,聚集各种资源,用于支持我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发展基金筹集以自主自愿、专款专用和账目公开等为原则。

三、筹款项目

1、学生奖助学金

学院目前在读学生1310名,其中本科生324名,硕士研究生668名,博士生318名。为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生能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成为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校、院设立多项奖学金用于嘉奖学习与科研能力突出、表现出众的优秀学子,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

同时,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他们及家庭的经济压力,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潜心学习与科学研究,学院设立学生助学金,包括本科生助学金和研究生助学金,用以资助学习成绩优良、家境贫困、生活简朴、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

设立的奖、助学金,根据捐赠人意愿,可分别按照本科生、研究生奖励,各系、所、中心专业奖励,专门领域的学术创新等方式划定资助范围。

2、绿色通道救助金

绿色通道救助金是我院为帮助贫困学生切实解决他们新入校园时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而设立的。本次校友捐赠项目中,学院拟设立绿色通道救助金捐助项目,为广大校友提供帮助学校贫困学子的渠道,为贫困学生未来在我院安心学习和潜心研究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

3、教师奖教金与补助金

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教职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建设高水平的教师人才队伍,学院将根据校友捐款情况,设置相关奖教金,用于对在职教职员工的科研、教学工作奖励及学员管理工作的奖励。该奖教金项目将重点鼓励和扶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骨干人才。

同时,学院还设立教师补助金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关心和资助经济条件困难的教师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其家庭负担,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专注于教学、科研,做好学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4、院友基金

为促进化学与化工学院院友事业的发展,增进院友之间的感情,加强校友沟通联络工作,拟设立化院院友基金。主要用于以下相关工作项目:

(1)用于资助生活困难,有重大疾病的院友;

(2)支持开展院友会相关工作,包括:校友返校活动、校友会议及活动、日常探访校友、校友宣传刊物、校友联络追踪及日常校友工作管理等的支出。

(3)学院校友通讯及院友APP开发维护。

5、学院文化建设基金

为促进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文化建设,加强学院宣传力度及影响力,让更多地校内外师生、学子及家长了解学院发展及成果,感受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特色文化氛围,学院拟设立化院文化建设基金,以支持学院文化建设相关工作。该基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用于学院学科发展史编写的经费开支,包括:院史排版、印刷、购买制作相关电子载体等的费用开销;

(2)支持学院形象设计方面的经费,包括:学院宣传册设计与制作、学院楼宇空间设计及施工、学院纪念品、礼品的设计与制作等。

6、学院学生活动基金

学生活动是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学生活动,或是开展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拟设立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活动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邀请知名校友、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举办各类讲座;

(2)支持学生参加“世纪杯”“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3)学院学生组织运行;

(4)参观知名企业。

四、捐赠回馈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感谢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的关心与厚爱,期待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予以支持,在此谨提示:各种捐助可以纳入上述各种项目,也可以另设项目。

按照北京理工大学的规定,对于热心捐助支持我院发展的机构和个人,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相关规定,给予捐赠者不同程度的反馈及权益,具体如下:

1、向所有捐赠者颁布电子版捐赠证书,捐赠人可在捐赠结束后保存系统自动生成的证书图片,同时学院将在网站上公布捐赠人名单。

2、捐赠达一定金额后,基金会将为捐赠方赠送纪念品。10元:纪念明信片1盒;80元:纪念明信片1盒+定制小米笔一支+纪念便利贴一套;300元:纪念胸针一枚或纪念戒指一个。

3、对于部分捐赠项目,如达到一定额度,可以按照捐赠者或捐赠制定名称命名。

4、大额捐赠可以直接与教育基金会洽谈。

5、向所有提供信息的捐赠校友免费发送校友手机周报。

6、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是具有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也是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基金会,捐赠者可依法享受相关免税权益。

7、捐赠者可优先享用学院的教学、科研等优质资源,优先享有开展合作、共建等权利。

五、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生态楼735办公室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1381269

邮箱:lijian233@bit.edu.cn

六、项目预算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共化成长”教育基金筹资以自主自愿、专款专用和账目公开为原则,计划筹款100万元。聚集各种资源,用于支持化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七、项目执行计划

    本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为0元,该项目所筹集的每一笔善款都将汇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共化成长”教育基金。

八、发票开具方式

感谢您对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为单笔或累计捐赠满2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需要将您的捐赠截图(包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或者将上述信息回复至邮件liuyang@ghstf.org,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20个工作日内,开具票据,如有疑问请致电010-82055586转1182。

查看更多
王筠颐
祝母校岁月静好、基业长青;坚持教育之初心,海内遍桃李,德馨声天下。